2018-02-03 10:04 物聯網 物流配送 全程感知
物聯網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得用各類傳感裝置,電子標簽技術、視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系統、激光掃描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根據需要實現物品的互相連接,進行信息的識別和交流,實現物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監控管理的智能化現代物流系統。
從物聯網本質來看,物聯網結合了現代信息技術和各種感知技術以集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技術的融合,使人與物進行交流,形成智慧物流體系。物聯網具有互聯特征、通信特征和智能化特征。物聯網實現了感知技術、通信與網絡技術和智能體系三大技術。
物流產業中對各種物品的管理種類繁多,形狀不同,還實時處在移動和交換過程中,運用物聯網的感知技術,發展智慧物流成為技術融會的關鍵。識別和追溯物流產品運用了RIFD和條形碼自動識別技術;分類、挑選和計數運用了激光技術、紅外線掃描技術和條形碼掃描技術;定位追蹤運用了GPS衛星定位系統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車載視頻技術;監控物品運用了視頻識別技術、GPS技術??傮w來看,物聯網與物流產業的技術融合主要有:RIID、GPS技術、視頻監控技術、傳感器識別技術、紅外線技術、激光技術和目前比較流行的藍牙技術。
現在,物流管理己經是一個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三利潤源和成本源”,因此對物流與商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與管理,己經成為我國企業必須解決的重要難題之一。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運代理和信息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要使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套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高我國物流業信息化水平。
但是,從我國國內整體情況而言,物聯網技術和物流產業還存在物流裝備和技術水平不高。物流技術進步動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物流技術標準化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從信息化角度,國內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仍不高,且各個地區的物流企業分別擁有各自的平臺及管理系統,信息共享水平低,地方壁壘較高等等問題。
當前,我國物流產業面臨著市場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城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對物流產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戰,以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為特征的現代社會化生產的發展反映在物流領域,表現為商品的大進大出和快進快出。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首先,物流產業配送的特點是小批量、多批次、資源閑置、信息不對稱,因此信息化建設水平有待提高。對此,物流產業不是車貨匹配,而是分行業的解決方案。由于行業不同、客戶不同、需求不同,物流產業配送要走行業、客戶定制化道路;物流產業不只是簡單的運力提供,而是整體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提供運力構不成核心競爭力,關鍵在于提供“倉儲+保理+配送方案+交付+代收+支付結算+保險保價”等全鏈條服務;城市貨源高度分散,潮汐需求頻現,對物流運力的彈性要求很高,必須走互聯網化的道路,實現分享經濟。
其次,為了推進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改善我國物流業信息化水平,多年深耕RFID通訊協議安全技術、芯片研發及技術應用推廣,由中國物聯網行業領導型企業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針對物流管理中的貴重品及危險品等重點管理對象推出了物流全程感知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通過對物聯網技術應用深入研究,借助航天信息豐富集成物聯網應用技術經驗,構建了一整套從物品分揀、裝車、配送、落地到戶等各環節無縫管理,服務于全程物流配送的全程感知系統。